说说来来来,你要钓鲢鳙吗-下篇。

接上一贴,继续分享抽鲢鳙经验,对鱼竿、线组选择等方面存在疑惑的可以去翻下个人主页。下面进入正题,分享垂钓鲢鳙在饵料、温度天气、钓位、水层四个方面的心得。

温度天气

只要“温度恒定”,不管是冬天夏天、阴天晴天都能垂钓鲢鳙。可能大部分钓友觉得鲢鳙只能热天钓,冬天钓不到,实际情况是这个冬天白天温度只有10°左右照样能钓到鲢鳙,只不过基本都是白鲢,白鲢耐寒性更强。更有北方钓友,在零度甚至零下都能钓到鲢鳙,只是所钓水层已更深。当然,并不是说冬天鲢鳙一样好钓,冬天诱鱼难度极大,如果是鲢鳙密度较小的水域,不建议冬天垂钓,密度大点地方另说。

垂钓鲢鳙最合适的温度在20℃-30℃之间(仅考虑鱼的感受,30℃人会觉得热了),鱼活性好,白鲢、花鲢都能钓。白天温度高于35℃时,建议晚上垂钓,一是白天太热人受不了,而是大热天反而鲢鳙晚上更容易开口。

如今属于早春季节,不少地区气温已经回升。以成都为例,气温回升白天已经达到28℃左右,而且连续多天气温恒定,没有较大起伏,非常合适钓鲢鳙。但是早春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建议白天垂钓,在晚上太阳西下之后鱼口会差很多,甚至出现停口的现象(上周已经试验,太阳下山后,所有鱼种直接停口,差不多8点之后才有零星鱼口)。

天气选择,尽量选择阴天或晴天出钓,当然并不是说雨天抽不到鲢鳙,而是雨天经常风浪较大,不利于抛竿、观漂、抓口。尤其应该避免

雨前作钓,由于气压低,水里缺氧,鲢鳙会成群结队在水面露头,但基本不会吃饵。

水层

这里对上贴提到的深水、浅水垂钓鲢鳙进行详细解读。

a.深水:一般情况下,深水区域一律从1米左右水深开始抽窝,主要是饵料在入水后会不断雾化下落,对饵料以下的水层进行诱鱼(最开始可以在浮漂翻身后就抽竿,加快频率)。当然不是一味在这个水层垂钓,在抽到一定窝量以后如果没有鱼口,应不断往下找水层。个人习惯是每抽20竿左右往下调整40公分左右,在找到3米水深时如果还没有口,直接调回1米水深重新抽窝。如果浮漂开始出现漂相(沉稳的上下浮动),可以将饵料多捏几下,减缓雾化速度。如果一直有漂相但不出现顿口,一是可能是小白鲢在吃,二是可能鱼在略深的地方,吸力较弱,可以每次微调浮漂5公分,钓深点,直到出现顿口或黑漂(花鲢吃口基本都是大顿口或者黑漂);如果浮漂出现左右摇晃或起竿锚鱼的情况,说明垂钓水层较深,可以将每次向上微调5公分,直到出现稳健的顿口或黑漂。

冬天时如果水很深,可以从2米起钓,直到离底,在前期抽够一定饵料之后,主要在离地20公分至1米范围内作钓,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冬天反底钓反而能钓到鱼的原因。

b.浅水:前面说到,浅水抽鲢鳙必须使用短漂。主要原因是不管浅水还是深水垂钓鲢鳙,诱鱼都是至关重要的。短漂可以让你在更浅的水层开始诱鱼,增加诱鱼范围。

要特别强调的是,作钓全过程一定要让饵料在水中自然雾化,不能像深水那样一开始在浮漂翻身后就直接抽竿。深水由于饵料下落行程长,基本都能保证在半水完全雾化,但浅水可能会出现饵料到底后还没雾化完的情况,如果一直这样抽竿就会导致水底堆积大量没有完全雾化的饵料。这就是有的钓友会发现,为什么我一开始还有口,慢慢地就停口了,以为窝子里没鱼了。其实不是没鱼了,而是鱼都下底了,不信你钓底试试,很容易就会锚到鱼。鲢鳙的进食习惯和鲤鱼、鲫鱼不同,极少会尾巴朝上进食,在饵料下底后,它们不会直接去吸饵料,而是会在窝子里游来游去,把水底的饵料卷起来,然后吸食雾化。加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水底饵料多,搅起来的雾化就会多,鲢鳙更难专心去吸食你鱼钩上的雾化,因此就会出现“停口”的假象。

解决办法就是坚持钓浅水,直到出现漂相。2米水深情况下,建议从80公分开始抽窝,主钓1.2米至1.5米水深(当然如果抽了很久实在没口,就钓离底或钓底锚鱼吧,虽然不提倡,但好歹可以过把手瘾)。如果水更浅,1米甚至不到1米的情况下,从40公分开始抽窝吧,用弹簧在主线上的弹簧线组,把子线放短至5-10公分。注意,这里说的钓多深一定是下钩距离水面的距离,而不是漂座到鱼钩的距离(自行体会其中区别,就会知道为什么要用短漂),由于水浅,水层相差20公分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大家试试便知。

5

有时候说起钓鲢鳙,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奈何文字功底有限,总不能把自己所想、所知完全鱼钓友们分享,如果还有想知道的细节,欢迎大家私信、评论,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