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台湾钓法的特点(上)。

上一篇文章《淡水手竿钓法——中国传统钓法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钓法的特点,这一篇文章将向大家详细介绍台钓这种玩法的特点。

淡水手竿钓法——台湾钓法的特点(上)

台湾钓法

上文中已经介绍了台湾钓法的由来,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台钓这种玩法的特点。

台钓的发展和普及是与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分不开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人口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自然水域的面积越来越少,野钓爱好者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与日俱增。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也在被不断的破坏,自然水域的鱼类,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垂钓爱好者们的需求了。在这种供需关系下,为了满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就是人工鱼塘的出现。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人工鱼塘的水域面积相对野钓来说较小,而且可以人为的控制坑底结构、水质情况、所投放的鱼类大小及种类,甚至是让钓手们颇为头疼的小杂鱼数量,钓场经营者们都可以人工的去除掉这个干扰因素。优美整洁的环境、目标鱼的密度远远高于野钓水域、野钓中往往可遇不可求的大体性鱼类,这些痛点促使垂钓爱好者们趋之若鹜。在这种商机下各类高钓坑、计时坑、赌塘等不同收费形式的鱼塘,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这是城市发展给钓鱼人带来的无奈,随着垂钓环境本质的改变,钓手们为了追求垂钓的速度和效率,不得不追求更快的组装钓具、合理的搭配线组、开制饵料、迅速布置窝料引鱼进窝、遛鱼抄鱼,并以高频率的抛投速度搭配商品饵料,通过控制饵料不断的雾化来完成诱钓相结合的目。而为了使这些操作更加便捷合理,钓手们提炼并改良了包括从钓具到钓技的方方面面,整合出了一套高效的玩法,使得台湾钓法在这种小水域养殖坑塘中大放异彩,从而流行开来。

台湾钓法中的浮漂

当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钓竿之后,搭配线组和选用浮漂,则是台钓技巧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垂钓人工池塘时水域的水深基本相同,不像野钓水域那样多变,而目标鱼的种类和平均个体大小都是钓手的已知条件,那么钓手会选用强度高、结节拉力值高和柔软度高的钓线来有的放矢的搭配线组,避免了野钓中大小不能兼顾的尴尬局面。在制作主线时,钓手们多会选择使用齐把线,因为台钓技法属于一种进攻性较强的玩法,它要求钓手通过高频率的抛投饵料来完成诱鱼和钓鱼的目的,所以钓线过长或是过短都是钓手操作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钓手们会根据钓竿长度、鱼体大小和饵料组成部分来选择浮漂,通过精准的调钓浮漂,来完成悬坠钓的目的,使得钓手可以准确的捕捉鱼类每一个细微的吃口动作。

台湾钓法选用的是新式立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浮漂材质主要有巴尔杉木、孔雀羽、芦苇和纳米等。说起台钓中使用的浮漂,就不得不说台湾钓法中的浮漂调钓,当初这种玩法从台湾传到大陆,所使用的浮漂是七目软尾的孔雀羽浮漂。在使用这种浮漂时,最经典的调钓方法就是调四钓二,调四目是指钓组处于半水状态下时,钓手通过调整铅皮配重,使得浮漂稳定后,在水面露出的视目为四目。台钓传入大陆时,拉饵术并未现世,所以在当时只有搓饵这种上饵手法的情况下,要求钓手使用特定的饵料进行上饵,每个饵球的重量正好压下浮漂两目,这时钩上挂的两个饵球和整个钓组,在半水状态下时,浮漂是被压在平水状态以下的。而钓两目,指的是钓手通过找底、调整浮漂位置之后,使得水面上浮漂的可视目数为两目,这时两枚鱼钩和饵团,一个躺在水底而另一个轻轻触底,以上就是台湾钓法里标准的调四钓二过程。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使用台湾钓法时,由于钓点与钓手的距离比较近,所以使用的浮漂漂尾比传统浮漂要纤细很多,浮漂整体越纤细,那么它在水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小,更加体现出台湾钓法是一种追求精细化操作的垂钓技巧。普遍使用台湾钓法时,垂钓的水域水深通常较浅,而且多数属于静水环境,这时也就不用选择吃铅量过大的浮漂了。可能很多钓友说,台钓也能垂钓深水呀!当然,深水水域也能使用台钓玩法来进行垂钓,但就笔者自身的体会而言,台钓并非是垂钓深水水域的最佳玩法。因为台钓玩法所追求的是中鱼效率,它属于一种速钓玩法。当垂钓的钓点水比较深时,在浮漂下降过程中会浪费掉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在垂钓深水时,我们必须选择吃铅量大一些的浮漂,来保证水线部分时刻处于绷紧状态,但即使如此也很难反映出准确的鱼口,往往只有当大体型鱼类上钩时,浮漂才能呈现出准确的动作。更多有关浮漂的话题,我们将在专门的文章中进行介绍。

1

钓鱼之家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有任何不同意见或是疑问,欢迎在原帖:《淡水手竿钓法——台湾钓法的特点(上)》中跟帖,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