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春季钓鱼四选择天气水域钓位时机。

冬末春初虽冰雪已融,但由于刚刚出“九”,天气变化频繁早晚温差还较大,在江淮地区也还时有冷空气活动,冷暖交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活动范围、食欲强弱及生理的调节变化,因此,尤显应变技巧的重要。

选择小水面

由于大水面一般地地势空旷风力较大,水面与冷空气的接触面大,靠近岸边的水温较低。如:水库、河流或湖泊由于水体较深,水下吸收阳光较少,水体比小水面升温慢水温低。而与大水面相同的库岔、河岔、大型沟渠周边都紧靠高地,又如:池塘、公园的水体等小水面,一般地处市内或近郊或村庄,周围一般都有挡风的建筑物可以遮挡寒风。同时,这些小水面一般水体较浅,白天吸收阳光的热量多升温快,鱼类生理机能恢复的早比较活跃。再一点是由于水面小,更有利于手竿的发挥,因而垂钓效果要好于大水面。

选择好天气

笔者这里所说的号天气是就钓鱼活动而言,并非完全以高温来判断。冬末春初的中午时段,如果阳光明媚暖意浓浓时,尽管人会感觉很舒服但并不一定时钓鱼的好天气,而多云、阴天或偶有,蒙蒙细雨的天气,却也能有所收获。这里的关键点有二:一是看温差大小,二是看风力大小。

就笔者长期垂钓经验体会,如果一天中温差超过10℃以上连续几天同时段温差超过5℃甚至以上,垂钓的效果一般不会很好。究其原因:

第一方面是当一天中温差过大时,阳光明媚太阳的热量及微风势必造成水面暖水下凉状况,鱼类都有趋温习性,这时它们多会上浮晒太阳取暖而少动少吃,可以说,此时趋温性仍为其第一需求,觅食性尚居第二。例如:我们在中午时段甚至偶尔能从水面看到它们的身影或听到水草边鲫鱼的“咂嘴”声,此时水底基本没鱼。所以,有不少钓鱼人对此时鱼不吃钩而不解。

如果连续几天同一时段也出现大的温差,鱼类会更感难受,影响着它们的活动及觅食。因为鱼类是变温性动物,它们的体温只有与所处的水温保持接近的情况下,才能呈现常态化的活动与觅食,当水体出现很大的温差时,打破了它们的生理常态,它们就要通过调节体温来与水体温度保持接近的水平。而这个调节体温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鱼类是很少活动及觅食的。而当连续几天同一时段温差不大时,鱼类就不需要进行生理上大的调整从而处在一个较稳定的活动及觅食状态,我们就会感觉鱼好钓。

当天气转为多云或阴天或遇冷空气南下的情况下,一天中水面吸收的热量少温度低,而水底由于受寒风凉气影响小温度下降少,水温相对恒定,这样水面与水底的温差就笑,加上风力的作用,早晚甚至会出现水面温度低于水底的逆温差(如结冰)。这时,鱼类在水下不需要调节生理变化,他们的活动、觅食趋于常态化因而有一定的觅食需求,当然,虽然水底温度稍高,但还没达到鱼类最佳活动觅食的条件。所以,此时鱼类的活动量及食欲都还不高。

第二方面是风力的影响;冬末春初由于温度还较低,水体的密度大很少发生缺氧的情况,风力的有点在此时并不明显,而无风或微风更有利于垂钓。而当刮起3级以上的风力时,势必会加大水面与冷空气的接触面,使水体温度下降,特别是对2米以内深度的水体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水温影响鱼类的活动及食欲。从我几十年冬春垂钓感觉,多云或阴天的时候,只要无风或低于3级的微风或没有强冷空气来袭,对垂钓基本没有影响,相对只是上窝时间会略有延长。虽然冬季又“冬钓阳”和春季有“春钓滩”的说法,但这都要建立在温差不是很大的条件下,如果阳光明媚及连续刮南风导致温差很大的天气出钓,虽然人感觉舒服,但你可能会遭遇鱼类的冷遇,阳光越强烈水体越深其效果越差。

选择好时段

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一天中早晚温差很大,在选择出钓的时间段安排上,建议最好还沿用冬季的出钓时段。一般选择9:00—17:00左右,只是比寒冬略微向两头延长一点。太早或太迟效果并不好,这主要是由此时的温度决定的。早晨鱼类多还藏与远处深水里,因为深水里水下温度相对较高较恒定,而当傍晚气温下降后水温也随之下降,鱼类有多往深水区迁徙,所以,你即使早去晚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不如选择高温时间段出行,这样随着温度的上升,鱼类开始往岸边活动觅食,此时人也不会感觉太寒冷,尤其是中老年钓友更应该讲究策略。江淮地区一般要进入“仲春”后(一般在3月中旬以后),垂钓的时间在开始向两头延长甚至可钓全天。

重视钓位选择

钓位选择技巧要靠经验的积累,它关系到垂钓的成败。因为野外水域多水广鱼稀水底环境千差万别,鱼类总是会选择适合自己窝居最佳环境,这就会出现一地鱼头攒动而某地却不见踪影的状况。

在冬末春初选择钓点的时候,一是要结合当天的气象条件,二是要了解水域的自然条件,三是熟悉对象鱼类的基本习性。“气象条件”主要是指当天的阴、晴、冷、暖。“水域条件”主要是指水体的肥、瘦、深、浅、静、动、水下地形及障碍物的分布情况。至于对象鱼的习性基本好掌握,因为此时活动觅食的多是较耐寒的鲫鱼、鲤鱼、翘嘴等,它们的习性大致相同,趋温性是它们此时节的共同点。在选择具体钓点的时候,就要根据以上三条来灵活应用。虽然影响钓点选择的因素很多较复杂,但掌握它们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冬末春初选择钓点应遵循以下几点:

阳钓浅阳钓明。前面提到,当阳光明媚长时间照射水面的时候,会造成浅水区水温快速上升,当身处深水区的鱼类感觉到这种水温变化后,由于其趋温性使然它们便会向浅水的高温区聚集,另外,浅水区的水草这时多开始萌芽或有小鱼小虾活动而成为它们的食物,所以,中午高温时段我们选择钓点的时候,应该选择2米以内的背风浅水区(水体较清时适当钓深一点)。另外,在同深度的条件下,明水区吸收的阳光热量多温度上升比水草区快,所以,这时候打窝子就不能选择在草洞里,应该在水草区外的朝阳面作窝子,效果要比打在水草洞里好。

阴钓深阴钓草。如果遇到弱冷空气或阴天或间断细雨的天气,浅水区会最先降温,鱼类便会向深水区转移,我们应该找2-3米深的水体里打窝子,或选择小水面的最深处。此深度的水温相对较恒定,适合鱼类的活动及觅食。如果水面有较密集的水草,这时就要选择在水草洞或天然缝隙里打窝子,因为,水面密集的水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遮挡寒风的作用从而使水底的温度维持一个较高恒温的水平,能够促进鱼类聚集。

清钓深浑钓浅。很多的鱼类都有羞光性,鲫鱼、鲤鱼、翘嘴也不例外。当阳光明媚而水体有很清澈的情况下,它们就会有很高的警惕性,声音、人影都可能影响其大胆觅食。所以,虽然中午高温时段应将窝子打在浅水区,但如果水体较清澈就应该往稍深一点的水体下竿。如果水体里鱼的密度高或水体较肥能见度低的话,可以钓的稍浅一些。这里所说的深浅没有一个具体的尺度,它与水体的大小有关。比如2米深度,在池塘里算是深水了,但在大水面里还算潜水,这就要钓者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和效果灵活把握。

午钓滩窄钓宽。在小水面的野沟野塘里,一般是宽的地方深窄的地方浅,如果连续几天天气晴好无风的中午,浅水区温度会较高,我们应该找一片较平坦的浅滩处下钩,或将窝子打在深浅交界处。如果在不规则的水面里垂钓,阴天及低温天气应该找较宽的地段下钩,因为同水域较宽的地方相对较深面积较大,有利于鱼类聚集活动,此处鱼的密度较大温度相对稍高,有利于垂钓。

乱钓亮亮钓乱。钓鱼谚语有“一年四季不离草”一说,鱼类喜欢靠近水草活动,特别是寒冷冬季,它们钻入密集的草丛中可以避寒,夏季可以避暑。冬末春初由于水温还较低,虽然比隆冬时节鱼类活动的范围稍有扩大,但早晚一般也不会远离草区,所以,如果所钓水域的某一处有芦苇、蒲草、倒入水里的树枝等杂乱物体时,应该首先占有它,这里往往是上鱼的黄金之地,但具体施钓前要多试探,避免挂钩影响钓效,对于芦苇等直立植物,应该将窝子打在离其半米左右的距离,如果是像水花生这类无根植物,应该将窝子打在草洞中,但要注意清理水下杂物,避免挂钩。如果某一水域水草很多,那就不能在找这些地方下钩,此时应该选择靠近草区较宽敞的明亮水面,因为正常天气情况下,鱼类多喜欢活动在空间较大的地方,特别是像翘嘴鲌一类鱼种,大空间有利于它们追捕小鱼小虾。

以上是冬末春初选择钓点的一般规律,但遵循这个规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选择风口,特别是有3级以上风力的风口,因为一是迎风不方便抛竿,二是有风浪不便于观漂,三是风口比背风处的水温低。